一、焦炭自身供应情况
1、焦化厂开工率反弹,焦炭供需矛盾愈加严重
11月份焦化厂开工率持续反弹,截至11月16日,小于100万吨产能焦化厂开工率为69%,较9月初低点上升9%;100-200万吨产能焦化厂70%,较9月初低点上升4%;大于200万吨产能焦化厂开工率76%,较9月初低点上升10%。由以上数据还可以看出,近期焦化厂生产积极性开始恢复,但并非由钢厂需求增加、利润上升带动,而是一方面由于9月初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限产影响的北方焦化厂陆续恢复开工,导致开工率快速反弹;另一方面,由于北方部分焦化厂承担冬季为城市供暖的任务,随着供暖季的临近,这些焦化厂被迫提高开工率以满足城市供暖需求。受焦化厂开工率反弹影响,焦炭供应压力将加大。但受钢材价格持续下跌影响,钢厂普遍亏损严重,生产积极性较低,下游需求没有起色,焦炭供需矛盾将愈加严重,因此11月焦炭价格仍将维持弱势运行。
2、钢厂无冬储焦炭意愿,低库存对焦炭价格没有支撑
终端库存方面,截止10月30日,统计的国内大中型钢厂焦炭平均库存为9天,同比持平,为2011年8月以来最低位附近,延续自今年3月开始的的下降趋势。今年钢厂亏损程度比以往年份更加严重,资金均十分拮据,加之钢厂减产力度加大,因此可以断定今年钢厂难有冬储焦炭意愿,终端库存偏低对焦炭价格没有支撑作用。
港口库存方面,截至10月30日,天津港焦炭库存179万吨,同比下降7.25%,较8月高点下降10.9%,港口库存呈小幅下降态势。由于焦炭价格持续下跌,现货商拿货意愿较低,加之钢厂开工率持续下降,焦炭走货速度放慢,预计11月份焦炭港口库存将有反弹可能。
二、上游原材料基本面情况
1、炼焦煤价格维持低迷,难对焦炭形成成本支撑
炼焦煤供应由国内生产和进口两部分组成,国内方面,为了维持市场份额,国内大型煤矿限产力度有所放缓。根据统计局数据,我国9月份原煤产量为3.16亿吨,同比下降2.2%,环比上升1.31%,延续上半年以来的反弹趋势;炼焦煤进口方面,海关总署数据显示,我国9月进口炼焦煤数量为396.1万吨,同比下降11.98%,显示焦煤进口量大幅下滑。在以上两方面供应相互作用下,炼焦煤供应基本保持平稳态势。
港口库存方面,截至10月30日当周,京唐港炼焦煤库存为149万吨,日照港为56万吨,连云港9万吨,天津港26万吨,四港口总库存235万吨,同比下降38.15%,为2012年以来低位附近,延续自今年年初以来的下降趋势。
终端库存方面,截至10月30日当周,炼焦煤样本钢厂和独立焦化厂平均库存10.46万吨;平均库存可用天数为13.11天,均为自2012年11月以来低点附近。说明钢厂和焦化厂目前对炼焦煤需求持续下降,利空炼焦煤价格。受下游需求低迷影响,11月份炼焦煤价格仍将维持弱势,难以对焦炭价格形成成本支撑。
三、下游需求情况
1、钢厂减产或将增多,利空焦炭价格
从统计局公布的粗钢产量数据来看,1-9月份,全国粗钢产量6.1亿吨,同比下降2.14%。尽管钢厂已经减产并加速“走出去”,但与需求下降幅度相比,减产力度仍然不够,钢材价格持续下行,进而引发全行业亏损加剧。据中钢协数据显示,今年前三季度,大中型钢铁企业亏损281.22亿元,而主营业务亏损552.71亿元;亏损企业49家,占会员总数的48.51%,亏损企业亏损额450.42亿元,同比增长352.85%,如果不考虑其他收益,单纯衡量钢铁主业,钢厂亏损比例将会更高,从统计数据看,截止10月底,全国163家钢厂的盈利占比为3.68%,不断刷新历史新低,钢厂的生产经营情况仍在继续恶化,从亏损减产角度看,预计未来钢厂产量将出现下降,利空焦炭价格。
近期市场展望
供应端,焦化厂开工率反弹,焦炭供需矛盾愈加严重,而下游需求方面,钢厂减产或将增多,利空焦炭价格。此外,上游原材料炼焦煤价格弱势下行,焦炭失去成本支撑;综上所述,近期焦炭基本面愈加恶化,供大于求格局难改。综合技术形态来看,焦炭中短期技术面偏空,预计近期将以弱势下行为主,焦炭1605合约下方支撑关注600及560。 |